當你上巴士後發現沒有座位,會作何反應?
今天上車後,站在我身後的中五男生正以低沉又剛好讓我聽得見的聲音聊天。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:「最憎撘呢d車,又多人又無位坐!」然後又說:「xxx雖然肥,但係係欖球港隊喎。」「係呀,佢跑得好快架,好kai呀,又肥又跑得咁快。」
這令我想前幾天在巴士上遇到的男一個小男生。他年約10歲,從話說中推斷他是一個準童軍,正在為下午步操時被導師教訓而向媽媽發嘮叨。
「佢個仔都係童軍,咪又係操得唔好!佢自己個仔都未教得好,有咩資格話我!?我真係想同佢講,叫佢教好自己個仔先!」想,大抵沒有說出口。
那名母親也挺有耐性,著他冷靜,跟他解釋這樣說十分無禮,而且人家如何教兒子是人家的事,跟你的步操無關。
然後母子二人沒有就事件達成共識,看得出那小童軍仍然對那名導師恨得咬牙切齒。
我忽然為我的下一代(如有)憂慮。是不是這樣一種憤世,甚至不可一世已經成為大眾文化?連小孩子未及學會好和壞,便先學會論斷別人,說人家的不是。?達至一個程度,老師說不得,家長教不得,巴士上沒有座位也是錯?
成年人經過長年與社會的接觸,自然形成一套價值觀,並於日常生活的反覆驗證,加深對自己一套的認同。有時難免成為偏執,但那是可以明白的。
孩子呢?
當社會欠缺欣賞和讚美,他們如白紙般的心靈只能吸收指責和錯怪,以為踩低別人是本能,是生活,是平常。又或者,我們從來都沒有教導孩子何謂善,何謂美,只知道力爭上游,在金錢、權力的國度中鶴立雞群,卻在人文的世界成為井底之蛙。
看看孩子,就知道自己。年紀雖小,倒是成年人言行心態的放大鏡。小童軍問得好,「有咩資格話我!?」
1.5.07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