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入職一個月,最近老細正式為我按排工作路線,希望政策出台不如有如內地般改了又改,就算改,都公布一個長遠計劃,叫小妹準備充足。
話說回頭,老細那個「水蛇春」的工作清單(即是我負責跟的beat)包羅萬有,其中最稱心如意的可算「旅遊」及「展覽」。別驚訝,你沒有記錯,我不是做副刊,只是本港上市公市中也有不少旅遊及吃喝玩樂相關的公司,而我有行博物館及展覽的癮,倒是蠻得樂子。
因此,近日我對旅業發展的資料份外敏感,也讀到很多「評論員」呼籲香港當心澳門,免被蓋過風頭。《蘋果》其中一篇報道更形容,香港過去為旅業「老大」,如今地位備受挑戰云云。
去過澳門幾次,筆者也感受到澳門的變化神速,尤其是永利、星際以及興建中的新葡京,為大馬路一帶上演一幕又一幕「金光閃閃」。早前,拉城式的威尼斯人開幕,在港澳均造成哄動,如今一抵達澳門,便可見那座龐然大物拔地而起。
然則,本港旅業如何應對成為話題,好友淡友各執一詞,後者大為憂慮澳門搶生意。筆者以為,澳門優點有二:第一,新式(拉城式)娛樂場所,包括賭和玩,文化?雖說年底有《Cats》座陣,但別忘了,那貓兒早於年前來港,只是得到之時,港人未有重視;第二「歐陸情懷」,簡單來說就是寧靜舒適,兼有殖民地遺下的點點痕跡,但當發展起來,會否又如香港般「拆得就拆」?
1 則留言:
澳門被指威脅香港的,其中一樣是MICE,即會展旅遊業。的確,澳門乏人才,但港澳內地,界限其實早已消失,人才是香港今日的優勢,但硬件澳門早已齊備…
香港再係應拆唔拆,應起唔起,咩都話保育,真係聽收皮。
仲有,大陸人落來又話人厘,深港融合又話人搶飯碗,「捉老鼠入屋」,香港人唔係咁玻璃呀?大學生既視野,唔係咁呀?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