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打開報紙、電視新聞,盡是減薪裁員、或者倒閉結業之聲。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之下,雖然仍幸運地有份工做,但消費意欲明顯受到打擊。
作為一個修讀經濟科多年的財記,當然明白multiple effect:花了十元,整個社會GDP會升數以百元。不過,縱然我暫時沒有失業之虞,也如常和朋友外出狂歡,但總是在付款時有一點點罪惡感。
然後,不知不覺間,真的少買了東西,首當其衝的是化粧品、護膚品,前者已夠用,後者就不到用完都不買,部份用品從中高價的Origins,換成了萬寧有售的Netrogena 之類。
其次是給朋友買小禮物的開支。以往看到有趣的小東西,喜歡買來送朋友,因為我家沒地方放,但又很想帶它離開店子,最好的方法就是與朋友分享喜悅了。現在為減少消費,購物也少了,自然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小東西。
衣服方面,我本來就少買,今年就更少了。
最令我感覺到自己用錢真的謹慎了,是買書和買碟。上周逛樓上書店,看到好幾本書,都忍下來沒有買。唉,其實我很想多支持一下樓上書店,尤其是一向幫襯的樂文書店,及較新的序言書店,下次我一定要帶一、兩本書走!
相信唯一沒受到影響的消費項目,是電影,而且未來兩個月仍會花幾百元看電影節,呵呵呵。東邪西毒,我來也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