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.9.08

請停止指責阿毛

先旨聲名,筆者今(昨)天剛與n個迷你債券「苦主」談過,觀點或多或少受到他們的影響。

在這些人受損失的同時,也有另一班人對他們的遭遇毫不同情。有人認為,他們是投資者,有責任承擔風險,更有責任看好投資項目的詳細條文,看不懂便不要買。

是不是可以這樣簡單地劃分對與錯呢?

受害人中,老人家和主婦佔上了一定比例。簡而言之,教育水平低和社會經驗脫節,是受害人的共通點之一。(再說,香港教育何時要求過我們判別是非?)不少受害人表示,自己是在準備將資金用作定期存款時,被銀行職員推銷產品。

筆者有理由相信,這是銀行的策略。與其說做定期的人是不願冒險,不如說他們冒險的「成本」(可能買錯股價會暴跌的股份)比不冒險(少賺了的差額)低,而這個情況大部份是由於他們的投資資訊貧乏。

事實上,作為財記,甚至是很多銀行界的財資人士,對著那堆厚如黃頁的銷售文件,當中又充滿了法律和財經字眼,都束手無策。到目前我們也不能完全解構這個稱為「迷你債券」的東西到底是什麼。何況是一個「阿毛」?銀行姐姐說是定期、債券,其至是種金也好,「阿毛」也得信。

這個「阿毛」,做得最錯的可能是聽信了銀行職員的推銷。說真的,若我是這樣的背景,可能也會情願相信銀行職員,也不會相信自己,甚至是子女去解讀這份銷售文件,因為銀行職員理應是專業的,了解細節的。若他能聰明到仔細考慮銀行職員有commission等利益關係,他就不是阿毛,可能做了你或我份工。

說了這麼多(其實還可以說下去,可是我很睏,明天還要去MA),我只想講,落井下石的人應該先去看看那份銷售文件,或者簡單問問自己,抽新股時有沒有吃了那本一寸厚的招股書。否則,請別在網路的另一端義正詞嚴地指責人家,因為閣下也不過是好彩而已,好彩這一次剛好沒有買到,好彩有機會多懂幾個英文字,好彩自己未老到與社會脫節。

4 則留言:

惑仁 提到...

本世紀初,科網股炒得熱火朝天。有人揶揄畢菲特,還死抱著那可口可樂和吉列作什。股神只謙虛地回應一句:「個d野,我唔q識…」

股神當年因而避過一劫;07年,本港亦有一位柯大俠,因「唔q知」次按債券條數點計,而拒絕銷售者的游說,因而令恒生避過次按一劫。

「唔q知就唔好搞」大概不會是唸過七年中學三年大學才懂的道理,股神和柯大俠,也該不會是因為「唔q知就唔好搞」便能成就世界首富和班卡傳奇……但白白將一生積蓄放進「唔q知」是什麼的產品,卻妄想納稅人(甚至中聯辦!)為你班「唔q知」咩人來埋單,過火d喎阿毛!?

柏斯 提到...

阿毛的確係買左一啲佢地唔q識的東西,但點解佢地會買?係因為佢地以為自己識。但解咁q笨以為自己識?因為銀行姐姐話佢知呢個即係做定期、即係買和黃債券,係等於借錢畀李嘉誠!

依家講緊的是,用不當銷售手法的銀行,和批准這些東西以「債券」(甚至保本!)的名義,將高風險的不保本東西售賣給阿毛的證監。

情況就好似,你飲左三聚氰氨奶,去投訴,唔通我可以話,妖,你飲之前做乜唔驗下佢,就將你個仔交畀d唔q知係乜的白色粉末?做乜信蒙牛、百佳同質檢總局?

惑仁 提到...

早知上次去澳門我輸左百家樂又同阿何生嘈,以為自己玩緊大細啦。

蒙牛奶同迷惑你債券的分別在於,前者唔會寫自己有三聚氰氨,迷惑你債券雖然有條友迷惑你,但的確寫住「本產品並不保本」wor,字係細,但唔代表你唔駛睇。真金白銀當兒戲,指責阿毛嘛,又的確涼薄了點,但妄想納稅人為投資失利埋單,唔好玩啦,最多比多兩個同情你啦!

柏斯 提到...

唔單止有條友迷惑你,連個名都係錯的,「保本票據」的條款其實唔保本,銷售文件證監唔負責審,只負責批。

三聚氰氨唔會寫,迷你債券係寫左,但係職員、buyer都唔知乜係三聚氰氨,話你知係和黃債券的一種。佢唔知都買,係佢以為銀行姐姐係啱的,佢以為銀行姐姐係專業的。

btw,冇人話要用納稅人的錢去包底,依家最可能係分銷商包底,因為佢地賣d連自己都唔知係乜都product畀人,因為佢地銷售手法有問題。